0%

电影《夺冠》观后感。豆瓣评分:7.3

之前电影上映的时候就一直想去电影院看,无奈,拖了很久,最终是在b站观看的,不过我觉得这种方式也是很不错的,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仔细品一部不错的电影,也是会引发很多不同的思考,品味不一样的感悟。

处于对导演陈可辛拍摄文艺片的水平,我对这部讲述中国女排的纪录片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。前前后后已经了解到了不少关于电影本身的评价和概括,总体来说是很值得看的一部电影。

碍于我这强迫症行为,晚饭后,在卧室准备好茶水和零食,观影台灯开启等一切准备就绪,接下来就是满怀期待的观看了。我看电影都是一口气看完,而且不容打扰,不然会贼难受。

阅读全文 »

这是我的第三篇文集,写于:2021-01-10,归类:随笔、生活、感悟、思考

一直拖拖拉拉的持续到了近3个多月了

期间有很多想法和思考感悟都想抽时间写写,但总是事与愿违,起初有着很好的想法,也设想和深思了不少,一旦心里的这个想法没有不间断的提醒,过了一晚上一切似乎就都归零。

我可以理解成是事情繁多的缘故吗?还是在自欺欺人?说白了就是懒散和拖沓吗?

阅读全文 »

有时,我会和同事们商量午餐要去哪里解决,但大家都拿不定主意。这时,我会跟他们开个玩笑:提议去麦当劳吃饭。

接下来,有趣的事发生了。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绝对不应去麦当劳,于是开始七嘴八舌地提出更好的建议。真的很神奇!

这就像是抛砖引玉,用最糟糕的主意打破僵局,讨论一旦开始,大家就会突然变得很有创意。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“麦当劳理论”:人们受到激励,想出好主意来避开坏主意。

著名作家安妮·拉莫特主张“先打个拙劣的初稿”,耐克的口号是“只管去做”,而我建议去麦当劳只是为了让大家质疑,之后他们就会想出更好的主意,道理都一样。拉莫特、耐克和麦当劳理论都在说:第一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;采取行动,别想太多。

阅读全文 »

科学家在笼子里放了五只猴子。笼子中间有一架梯子,梯子上面放着香蕉。

每当一只猴子爬上梯子,科学家就用冷水泼洒其余的猴子。过了一阵子,只要一只猴子爬上梯子,其他猴子就会殴打它。一段时间后,所有猴子都不敢爬上梯子。

然后,科学家用一只新猴子,替换了原来的一只猴子,并且停止用冷水泼洒猴子。这只新猴子立即爬楼梯去拿香蕉,但随即遭到其他猴子的殴打。经过几次殴打,新猴子学会了不爬梯子,即使它从来不知道为什么。

接着,替换了第二只猴子,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。刚才放进笼子的那只猴子,同样殴打了新来的猴子。替换了第三只猴子,也是如此。就这样,第四只、第五只猴子也接连被替换了。

阅读全文 »

这是我的第二篇文集,写于:2020-09-01,归类:随笔、生活、感悟、思考

今天已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天。

我似乎已陷入加班的生活节奏里了,只是单纯的两天正常下班已让我感到深深的不适。
人总是越忙的时候越期待,而当你放松进入到这个节奏又便会忘记那时的期待,真实贱呢。

从我进入疯狂的加班节奏开始,而那时也便是我最富有激情和目标的时候,我很是厌烦在我想通一切开始积极准备战斗时,总会来自一些不可控的干扰。想到这里,我不禁感叹人生是多么的奇妙。正如很多人在觉悟时往往便来到了后悔的轮回,人最幸运的莫过于在你的年纪便理解了之后的道理,也最可恨是在本该明白的年纪浑浑噩噩,而在一些年后明白时往往又是更深痛的懊恼和后悔。但本着最乐观的心理,我也应该正视那么愿意回头并开始追赶的勇敢,这可能也是最好的老师,她教你不再犯下同样的错误。如果这样,那便是值得的。

阅读全文 »

这是我的第一篇文集,写于:2020-08-09,归类:随笔、生活、感悟、思考

我时常在想:我到底为谁而活。
为了父母?为了朋友?为我自己?还是为了伟大的事业?为了我们的祖国?
我,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罢了,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我这个圈子里更好的活着,至少不给祖国添乱。
我可以为自己负责,我也想为自己而活,但我也要为父母、朋友等而活。

起初,我在乎几乎一切他人的眼光和评价。
我自小父母便教我见人礼貌打招呼,叔叔阿姨大伯大娘等。
教我有忙就帮,能帮尽量帮忙,我也可能只学会了一点,做不到我母亲那样的令人不解和敬佩的奉献。
我感谢我父母教我为人的基本道理,待人处物的基本原则尚可,至少我现在也算一点好人吧。
毕竟也是吃过不少老好人的亏得。

对于年轻时,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虚荣心理吧,这种在乎可能算是一种逃避吧。
我害怕去做一些看起来很low的事,我觉得很丢人,我觉得很没面子,可能人在最没能力争取面子的时候会更在乎所谓的面子吧。
当然,我现在可能还会有这样的心理,但我应该可以做到很好的正视这些事情了,我会有更放松的心情去做。

阅读全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