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追风筝的人

《追风筝的人》读后感,2023年4月15日读完,19万字,用时8小时,微信读书平台

一本早就放入书架里的书了,当初看好评不错,不过一直没来得及看,可能我更喜欢读一些历史和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吧。

最近,心里多了些压力,也有点迷茫,希望读读书来找回一点内心的东西,看起来读这本书应该算是合适的(其实不是)

好吧,读了之后发现和我的初始想法是有所出入的,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了,读书就是读书。

读后感

读完本书我的第一印象,它说的似乎是一条救赎之路。

主人公阿尔米和发小哈桑,从小一起成长。哈桑是那么的的富有勇气、品性优秀,让人喜爱;主人公则有些怯懦和卑劣的感觉。

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事,哈桑总是冲在前面,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“为你千千万万遍”,哈桑为阿尔米做了很多,付出了很多。

而阿尔米的背叛、诬蔑,使人气愤,而这始终成为阿尔米心里挥之不去的经历。我会想到什么叫无心无愧,做人吗,总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才行。

当你做了违背内心的事情时,你的亏欠、内疚会跟随你一辈子。但,我也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,在经历过如此这般的体验之后,回头的勇气才更加珍贵,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从苦难中走来的人将会更加深刻。这一点在阿尔米的父亲身上看的非常清楚,在阿尔米记事起,他眼中的父亲就是那么的勇敢、坚毅、善良,他待人真诚,帮助弱者,建立孤儿院,给穷人发放食物。父亲的形象是我理想中的那般,从他毫不畏缩的顶着别人的枪口为帮助一个不相识的陌生人那刻,你便能深刻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男人。但是在父亲去世之后,阿尔米也从其他地方了解到了父亲的过去,知道了父亲曾经做错的事情,以及后来他的救赎。

文章以阿尔米和哈桑放风筝为始,到阿尔米和哈桑的儿子一起放风筝为终,完成了一个闭环。

小时候哈桑对阿尔米的各种付出,在了解一切之后,奋力救出已故哈桑的儿子,换做阿尔米对哈桑之子的全力付出——为你千千万万遍,也完成了一个自我的救赎。

不管怎样,亲情也好、友情也好,心里缺失的那块,勇敢而真诚的去把它找回来。

让风筝起飞吧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