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解忧杂货店

《解忧杂货店》读后感,作者:东野圭吾

读书时间为:2022.02.13 至 2022.02.15

前言

我有一个习惯:每买一本书,在到货时都会在书前页写上当天日期。

上周日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时间已是2019年12月7日,这样看来买书至今已有两年多了,但其间却没有一次沉下心来去阅读,实在惭愧啊。

自从年前确定新的规划后,当然也是受到了不少启发,才渐入状态,目前系统的读完了3本非技术相关的书籍了,算去中间放假过年,真的也就半个多月的阅读时间,因此,所谓的没时间看书都是扯淡,挤挤总会有的。

年后回来的第一周一直不在=状态,心神不定的感觉,几次想认真学习搞技术啥的,都上不住心,也是在上周日想了一些。正好看到了这本书,一直想读,正好看看书吧,也算是极好的。我记得时间是下午4点多开始读,到了晚上快7点左右的时候,读书的进度一半左右是有的了,也不追求速度,放下书做饭去了,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中读完。

思考

一直听人说东野圭吾是写侦探和推理小说的专家,各种设计巧妙的段落和前后呼应的内容,我因为没读过,也没啥感觉,不过本书也算是例外,它不是东野圭吾的传统写法,也并不是推理和侦探小说,不过,总的来说,在你读完之后,还是会感到整个内容桥段的前后关系和精巧的设计,拆开看每一章节可算是独立的内容,整体看完发现每一章都是有所关联的,在看一些读者的时间线梳理时,也能感受到推理的味道。

当然,关注本书内容,也是让人颇受启发,给了我不少积极的思考。

杂货店老爷爷的真心和认真对待,以及小偷三人组在以同样的心情对待他人时,被人的认可,自我的救赎,特别是最后一封无字信,看到老爷爷的回答,你是能感觉到的多么震撼,可以看到小偷三人组的眼睛里已充满光芒~

本书说的啥

豆瓣优秀评论引用

技术贴:浪矢杂货店完整时间轴及人物手册

作者:丁小叮,豆瓣原文链接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review/7362523/

给身边很多人推荐了这本书,最不像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。没有他引人注目的悬疑和推理,看似凌乱实则缜密。每个人物都充满了矛盾和羁绊,最终又得到救赎。很多朋友反映此书人物众多,且时空错乱,稍不留神会觉得莫名其妙。为大家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人义务制作了本技术贴,帮你理清时间顺序和人物关系。其实,这也是东野君此书的奇妙之处,如有不当之处,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并指正。【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
1960年 浪矢雄治的老伴因心脏病去世。雄治和妻子是相亲结婚,直到结婚那天,他们彼此都不了解。事实上,雄治的初恋情人为丸光园的创始人皆月晓子,二人在年轻时私奔失败,晓子终生未婚。
1969年 皆月晓子(雄治初恋情人、丸光园创始人)过世,她本人终生未婚。
1970年 孤独的浪矢雄治开始在杂货店进行烦恼咨询,最初都是应付小孩子的调皮有趣的问题,后来慢慢接到严肃的咨询。雄治第一次把回信放在牛奶箱是咨询“是否应该和父母趁夜潜逃”的保罗.列侬(和久浩介),之后浩介在潜逃途中离开父母,以藤川博的姓名生活,并成为一名职业木雕师。
即便身体不适,雄治也坚持给每个咨询的人认真回信,因为他认为“写信的人,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,重要的东西正在从那个破洞中逐渐消失。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。”
1978年 绿河(川边绿)写信咨询,她怀有身孕,即将出生的孩子的父亲是有妇之夫。“是否该生下孩子”,她给浪矢雄治提出这样一个难题。
1979年3月 绿河(川边绿)驾车坠海死亡,一岁左右的婴儿获救。
1979年6月 浪矢杂货店关闭,起因是雄治看到“一名29岁的未婚女子驾车坠海死亡,同车的一名婴儿生还”的新闻报道。雄治坚信这名女子就是曾向他咨询过的绿河。由此他产生怀疑,这些咨询者因为他的回答,人生有了怎样的改变呢?自己认真思考、从未敷衍的回答是否真正帮助到他们了呢?还是说因为他的回答,他们却陷入了不幸的境地?每想到这一点,他如芒在背,再也无法轻松回答咨询,并因此关了杂货店。随后雄治搬到儿子贵之家一起生活。
1979年9月 雄治被诊断为肝癌晚期,他提出想回杂货店住一晚上。贵之深感不解。9月13日晚上,雄治留下遗书给儿子,希望他在自己的33周年忌日快要到来时,发布公告,声称零时零分至黎明的这段时间,浪矢杂货店的咨询窗口将复活。请得到过咨询的人们直言相告,当时的回复对其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。同时,9月13日晚上,雄治收到来自未来的感谢信,其中包括“百分小毛头”、“绿河的女儿”、“保罗.列侬”的来信。(其中保罗.列侬的感谢信在后文中提及,是和久浩介披头士主题酒吧于2012年9月所写)
1979年11月 月兔(静子,击剑女运动员)写信向浪矢杂货店咨询,“是否应该放弃奥运会陪伴身染重病的男友”。而此时雄治在医院。收到咨询信并回复的为幸平、翔太、敦也小偷三人组。
1980年7月 松冈克郎在浪矢杂货店碰见月兔(静子,击剑女运动员),当时月兔(静子,击剑女运动员)正往里投放感谢信。(此封感谢信由小偷三人组收到)克郎因此得知浪矢杂货店还可以咨询,于是以“鱼店音乐人”的名义写信问“是应该坚持音乐梦想还是继承鱼店”,小偷三人组回复了此信。
1980年9月 “迷途的小狗”(武藤晴美)从月兔(静子,击剑女运动员)口中得知浪矢杂货店,于是写信咨询,询问“如何辞掉工作做好陪酒小姐”,小偷三人组回复此信。
1980年9月13日 雄治病逝。
1980年10月 贵之在浪矢杂货店遇到月兔(静子,击剑女运动员),告知父亲去世的消息。月兔称去年11月曾得到过其父的指点,表示感谢。那时雄治正在医院治疗,因此贵之以为月兔弄错了时间。
1988年12月24日 丸光园发生火宅,“鱼店音乐人”松冈克郎为救人丧命。浩介和武藤晴美相遇。随后浩介又在浪矢杂货店遇到贵之,得知8年前雄治去世的消息。
2011年底 浪矢贵之去世。
2012年9月 浪矢骏吾在网上发布“浪矢杂货店复活”的消息。
2012年9月12日 小偷三人组打劫了“迷途的小狗”武藤晴美的别墅。
2012年9月13日0点-黎明 小偷三人组收到了来自过去的“月兔”、“鱼店音乐人”、“迷途的小狗”的来信,并一一认真回复。

【关于33周年忌日的问题】:

感谢回复的豆油们,对于此话题重新更新下,我之前的理解有误,原文没有问题,确实是33周年祭日。

浪矢雄治给贵之遗书的时候,当时是1979年9月13日,雄治以为自己即将死亡,所以提出要快到自己33周年忌日时发布复活的消息。(详情可参见P120页)而实际上,雄治是1980年9月13日死亡的。而此后文中提到的都是,“据说是浪矢杂货店主人33周年的忌日。” 1980年为老爷爷的第1个忌日,2012年为他的第33个忌日。这个没有问题,抱歉我之前理解错误,提出应该是32周年忌日的说法是错误的。

P288页武藤晴美给浪矢杂货店的感谢信:“据网站上説,今晚是您的33周年忌日,而我写信向您咨询,正是32年前的这个时候。这么说来,我应该是最后一个咨询者。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,武藤写感谢信是在2012年,32年前为1980年,符合小说中的时间设定。

再次感谢大家指出!
【关于后门】:(感谢楼下的豆友们@被门夹过的核桃以及@Miss Fantasy,我又认真看了原文,并再次修改)
文中多次提到,“关着后门,时间就不会流逝。” P32中提到,敦也花了大约15分钟外出去便利店买吃的,幸平却说已经一个多小时了。
也就是说,如果把后门敞开,屋里和屋外的时间就同步了。
而关上门,则可以连通现在与过去。
这样看来,只有在关上门的时候,1979年9月浪矢雄治才能收到来自未来2012年9月的信,而小偷三人组才能收到来自以前的信。
最后敦也在关闭后门的情况下寄出的那封空白信也被浪矢雄治收到,而这也是浪矢雄治此生最后的咨询。

【人物关系简介】
浪矢雄治:浪矢杂货店的老板,为人们解答烦恼
浪矢贵之:雄治的儿子
浪矢骏吾:贵之的孙子
皆月晓子:丸光园创始人,年少时和浪矢雄治私奔失败,终生未婚
和久浩介:“保罗.列侬”,初中时父母双亡,后以“藤川博”名义生活,曾在丸光园生活,最终成为职业木雕师
川边绿:“绿河”,爱上有妇之夫,未婚先孕,最终坠海身亡,留下一岁左右的女儿
静子:“月兔”,职业为击剑运动员
松冈克郎:“鱼店音乐人”,曾就读于东京某大学经济学院,21岁退学,1988年圣诞儿童福利院“丸光园”演出,为救一个小男孩(水原芹的弟弟)而在大火中牺牲,留下作品《重生》
武藤晴美:“迷途的小狗”,小狗事务所社长,曾在丸光园生活,后因得到浪矢杂货店指点而投资房地产、股票以及高尔夫会员证等,积累巨大财富
水原芹:天才女音乐人,因演唱《重生》而出名
荣美子:克郎的妹妹
加奈子:克郎的母亲
松冈健夫:克郎的父亲
翔太:小偷三人组成员,曾在丸光园生活,被供职的家电商场炒了鱿鱼,靠给便利店打工勉强度日。
敦也:小偷三人组成员,曾在丸光园生活,母亲是陪酒小姐,父亲为同一家店的服务生,没等他出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。母亲身边换过无数男人,也因此使得他遭到有暴力倾向的男人毒打,他不得已去偷小摊上的烤鸡肉被抓,之后被送到孤儿院丸光园。他曾在配件加工厂上班,因为新型配件订单出差错而背黑锅。
幸平:小偷三人组成员,曾在丸光园生活,身材高大,因其工作的汽车修理厂倒闭而失业,住在工厂宿舍,随时可能会被扫地出门。

解别人的忧,却填了内心的洞

作者:愛永,豆瓣原文链接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review/7380437/

一口气读完东野圭吾的《解忧杂货店》,突然想起这几天和两位朋友分别聊到的“才华”与“书写价值”,彷佛在这本书上都得到了应证。很多人写作,但并不代表写作的人都能称得上“作家”,就像不是唱歌或写歌的人都能成为“音乐人”。自我标签与他人认定往往有一定的距离,唯有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,才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。

《解忧杂货店》缜密的故事架构与精妙的情节设计,让人不得不叹服:“才华”这东西,真是与生俱来啊﹗更重要的是,东野圭吾在洞悉世情与人心之余,愿以善意回应,让人明白在这破洞不断的世界里,仍有人竭尽所能在用心填补,知道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不容易,都有各自的难题,都有难以启齿而感觉被世界孤立的那一刻,也明白人们需要的未必是如何解决的答案,而是那一刻有人愿意认真倾听,且愿意与孤绝的自己同在。这就是《解忧杂货店》的精神,也是我心中书写价值的所在。

【人生两难的决定,总被「爱」成全】

故事中,无论是〈回答在牛奶箱里〉徘徊在奥运﹙梦想﹚与绝症男友﹙爱情﹚之间的月兔,还是〈深夜的口琴声〉挣扎在成为职业歌手﹙理想﹚与继承鱼店家业﹙责任﹚的克郎,抑或是决定是否抛弃﹙不信任﹚父母的浩介,都曾有过难以抉择的时刻。于是,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向解忧杂货店求助。前两者在小偷三人组简单粗暴的回复下歪打正着﹗歪打正着的不是结果,而是他们在现实打压下因懦弱想逃避的心。他们都努力了多年:月兔想参加奥运,又怕选不上;克郎想成为职业歌手,却怕最终只是梦。所以,月兔以想照顾病重男友为由,克郎也以年迈体弱的父亲为由,说服自己放弃真正想要的东西合情合理。然而,一眼看穿他们的,正是他们自以为找到的最好理由。

其实,这样的月兔和克郎与生活中的我们何其相似。有时即便心中有真正想做的事,也会因害怕失败而找各种借口忽视。最好的借口就是为了重要的人不得不放弃,似乎只要不是自己的原因,心头的重担就能减轻一些。然而,这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,事实永远不会因为转念而消失。我们习惯回避的往往是自己最在意的。小偷三人组的回信让月兔与克郎无法逃避,月兔男友与克郎父亲则替他们做了他们想要却不敢要的选择。

每次在歌唱比赛上看到那些斩钉截铁表达要实现音乐梦想的人,总有几分佩服,但质疑也少不了,毕竟才华不是人人皆有。有时会想,那些人到底哪来的自信啊﹖也没好到一定能以音乐为业吧﹗就像乐评人评论克郎:唱得好,但没有特色。事实上,这样的人也确实占大多数,努力了一辈子也未必会出头的更比比皆是。突然想到每次比赛总少不了参赛者家人的镜头,最激动的也莫过于他们。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好煽情﹗但仔细一想,这也许就是怀揣音乐梦想的人之所以能坚持到底的原因:有一个人比你更相信自己,那个人还是你深爱的人,你又怎能不相信自己呢﹖克郎的父亲就是如此。因此不管结果如何﹖克郎只能继续往前走。父亲的信任是压力,也是让他变得更好的动力。只要还有力量,就有一线希望。而人生的价值就在对方的心意与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中逐渐成形。所以,月兔得到了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;克郎也留下了比生命更长久的影响人心的作品。

读〈听披头士默祷〉时,感觉像是浩介的第一人称在叙事。从他对披头士的热烈喜爱到看完电影后的彻底失望,整个人的心境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他选择聆听自己当下的心声:远离已经不再信任的父母,抛弃过去的一切,展开全新的人生。后来的他也过得挺好,以至于一直认为他是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与糟糕父母捆绑的命运。然而事实恰好相反。虽然浩介戏剧性的人生与一般人相差甚远,却在读到他意外得知真相后,产生一种与其相近的复杂的同理心。回想自己的人生,也曾有过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想法,也曾因此有过争执不快,也曾像浩介一样希望能远远离开。幸运的是,偏执的我在尚未远离前就得到了父母的理解,他们也许未必认同,却不再坚持己见,让我自由选择想要的人生。以前我也有如同浩介般自以为是的心态,觉得是自我坚持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后来才渐渐明白是那些爱我的人用体贴之心成全了我的人生,那些看不见的付出与支持,才是我得以随心所欲做自己的关键。当我们眼里不再只有自我,潜意识的傲慢才会慢慢消失,那个更好的自己也将逐渐成形。

【认真对待,是彼此的救赎】

解忧杂货店,因杂货店老板浪矢老爷爷为来信者解忧排难而闻名。一开始收到的也只是孩子们恶作剧的问题,但浪矢爷爷仍用心回复,这在一般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﹗但浪矢爷爷却说:『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,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,和普通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。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,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洞流失。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。』结果,确实如浪矢爷爷所料,那些用心回复的答案真的对当年恶作剧的孩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浪矢爷爷深谙人心的秘诀就在于“认真对待”四个字。

我非常喜欢《解忧杂货店》书信往返的部分。无论是来信者俱细靡遗的叙述,浪矢老爷爷温和真挚的笔触,或是小偷三人组犀利直白的回复,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“认真对待”。穿越时空,回到三十年前,最令人怀念的是一切看似匮乏却比现在更丰饶的人心。当时网络还不发达,无法实时传递讯息,也没有现在如影随形的手机,“写信”是不在一处的人们最常见的沟通方式。而写信与说话最大的不同在于写下的一字一句都经过思考,对方的来信也会因反复阅读而产生不同的想法。记忆中难忘的人都有一段美好的通信时光,那种将对方当作日记般倾诉的信任感现在想来真是弥足珍贵﹗虽然不能像现在立刻收到回信,却也让等待的时间因期盼而生暖意。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,通讯便利,一切讲求效率,什么都很快,似乎不及时回应就会有失礼数或落于人后之感。然而,没有任何缓慢的空间,怎么都停不下来,也让人心生焦虑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以往更多,可有时说了半天,却又像什么都没说。看起来很近,实际上却很远。

我想,我真正喜欢的也许是“静下心”的感觉。阅读《解忧杂货店》与东野圭吾一贯的推理小说截然不同,虽然一样有悬念,却没有停不下来的急迫感﹗会一直想看下去,但每一章节有所关联却又独自成篇的架构,彷佛以往等信的时间,让人觉得不着急慢慢来也很好。许多动物都需要冬眠,我觉得人也一样需要自我沉淀的时间。人生总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,疑惑也不是年岁渐长就能找到正确答案。如同浪矢爷爷所说:『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,不管得到什么答案都没用。』其实那些寄信到浪矢杂货店的人们在发问的同时,心里早已有了答案,只是需要别人的认同来支持自己不够强大的信念。真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,需要时间与空间让自己好好想一想,在得到答案的同时,也需要一点支撑的力量,那力量就是被人“认真对待”。

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互相善待的心意。浪矢爷爷与小偷三人组绞尽脑汁为写信咨询者排忧解难,也在他们一封封认真的回复中得到比金钱更有价值的存在感。浪矢爷爷的杂货店生意萧条,几乎是在做赔本生意,唯一的儿子也不愿留在乡下,独自生活的浪矢爷爷其实很孤独,为人解忧成为他生活的寄托。印象最深的是浪矢爷爷对那封空白信的回复,在人人都强调自我的时代,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慎重对待别人的心声,让看起来一无所有的浪矢爷爷成为最富足的人。而旁人看来在社会底层的小偷三人组,本非奸恶之人,无法选择的出身,命运残酷的捉弄,让即便想力争上游也无能为力的他们走上歹路。然而他们并未因此对其他人充满恶念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,他们成为年轻版的浪矢爷爷,人生第一次有了存在感,并因为一念之善奇妙扭转了原本必然走向悲剧的人生。

有人说《解忧杂货店》是东野圭吾版的心灵鸡汤,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就像只看到小偷是“小偷”一样。小偷确实是小偷,但小偷绝不只是小偷。把表面看到的当作是全部,是这世界惯有的粗暴思维,却也是看到这本书的我们得以放下单一思考模式的机会。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,但在对错之间人的挣扎与改变似乎更值得一探究竟,这本小说隐而未言的重要部分或许就在此。“心灵鸡汤”未必是贬抑词,一碗能让人想一喝再喝,且喝完能脱胎换骨﹑丰富心灵的鸡汤,有何不可呢﹖

『有时伤害,有时相助,人们总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。』这是对《解忧杂货店》的贴切注解,也让我想起以前看完《刺猬的优雅》的感受。我们浑身的刺因被他人误解而益发尖锐,只想躲在自己的世界里,却也因为他人善意的相助,开始变得柔软,愿意面向虽然阴暗却偶有阳光的真实世界。我们是什么样子﹖世界就是什么样子﹖《解忧杂货店》解的是别人的忧,却在无形中填补了我们内心的破洞,并用最巧妙的方式告诉你:微小却长存的善意,才是解忧的不二之法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