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
以后应该不会、也很难做到就电影和剧来说,每次看完都写一篇文章思考分析之类的。
我现在了解到一个基本概念——小目标,往往步子迈大了,眼高手低的,最后很可能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。因此,以一个小点的目标开始,逐渐培养自己的习惯,在积累和时间面前,会见证收获和改变的。
另一方面,我觉得似乎没太大必要,这样反而让自己很盲目的辛苦。我不是影评自媒体啥的,因此,大可不必如此仔细,而且,目前时间也不太允许。
如果,以最开始的目标方向来说,不管是培养练习思考的能力还是写作的能力,这应该都不是最优的方式。我当前方向为看书+读后感这样,读后感有需要认真总结和思考一番,毕竟一本书也不是看完就完事了,如果没有一点的思考也未免有点草率。
之后
电影、剧、读书
前段时间也是在确定工具的探讨方面,就如Notion、豆瓣、TO DO list等
今后,电影、剧应该主要在豆瓣记录,不过也就是简评,应该不会做过多和深入的思考然后输出大量文字啥的,主要是为今后统计做铺垫。
读书也会在豆瓣记录,作为以后统计当做工具使用。不过书评和读后感应当认真思考并输出文章,因此,主要会在本博客更新,也能充当记录的作用,但最主要的是培养分析、思考的能力,以及写作的思维和能力。
运动、健身
没有量化和统计就没有感觉,没有反思和总结就没有进步。
今年看了运动App的年终统计,发现问题很严重,锻炼量直接被量化展示在眼前,很震惊,没想到这么久没锻炼了,一年也没咋运动。身体表现倒也真实,我想,自己应该早已感受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吧。那现在就是怕死了,腰酸背痛啥的都难受的不行,赶紧去锻炼。
运动和健身是很需要去记录、统计和量化的,也是时刻提醒自己,这个作用很大。
目前软件生态围绕华为,也就是华为运动+手表。
规划
运动!
↓ ↓ ↓
多读书、多读书、多读书!!!
早晨可以起来 => 晨跑 => 晨读 => 元气满满的一天
一个完美而积极健康的路线。
核心要素 ===> 可以早起跑步
接下来就可以被自然的串起来,未来可期